港股基金产品与港股仓位,已成为许多A股基金经理获取口碑和排名的“秘籍”。
今年以来,港股成为全球科技和消费市场表现最佳之一,成为许多基金经理在新技术、新消费领域展现成长投资之道的不二之选,甚至使不少A股基金经理借助所管港股基金产品显著拉动个人的业绩排名和口碑。此外,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在所管A股基金产品上以港股仓位锁定基金业绩领先优势,成为胜出跑赢的投资秘法,从而使得不少沪港深基金、A股基金逐步顶配港股接近合同上限。
基于港股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多位公募人士判断新技术、新消费与医药赛道是三大核心主线,考虑到当前港股的资金渠道仍然以南向为主,外资对港股市场稍有迟疑,因此港股市场未来有望继续获得更大的海外资金覆盖。
港股产品贡献口碑,仓位分布决定基金业绩
港股主题基金正成为许多基金经理的得意之作,甚至部分A股基金经理也开始受益于港股基金产品拉动自身的业绩排名。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深圳一位A股基金大佬今年内以及最近三年的业绩排名,均来自于港股主题基金产品的贡献。虽然,他管理的A股偏股型基金产品今年以来尚未取得正收益,但在传统印象上被认为难度最大的港股市场投资上,这位A股基金大佬所管公募港股产品却取得了近30%的正收益,领先他管理的A股基金产品超过30个百分点。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上海一位新锐A股基金经理所管产品上,尽管这位基金经理并不具有专业的港股投资背景,但他管理的港股基金产品今年以来同样取得不俗的业绩,也显著跑赢他所管A股基金产品超过20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的是,港股产品以及港股仓位正成为许多基金经理提升业绩排名的“秘籍”,一些QDII基金经理在港股市场投入仓位的多寡,直接影响产品的业绩产出。上海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医疗主题QDII,业绩差异高达55个百分点背后是港股仓位的配置多寡,虽然两只产品均取得正收益,但由于其中一只医疗QDII的港股仓位达到86%,而另一只医疗QDII约达70%的仓位配置在美股医疗赛道而港股仓位占比不足13%,这种港股仓位的多少形成两只产品的业绩差异。
港股仓位对基金产品的重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或将刺激一拖多的基金经理加速仓位调换,尤其是同一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因港股仓位出现较大差异之际。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主管人士管理的两只海外主题基金产品,出现30个百分点的差异背后,亦是他所管理的港股主题基金成为业绩的核心来源,使这位基金经理单靠该产品保持着优异的业绩排名,但其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却在同期几乎分文未赚。该基金披露的信息显示,由于这位基金经理在另一只产品上对港股仓位的配置比例压缩到不足6%,而美股仓位却超过了70%,核心仓位配置方向影响了基金净值的表现,这一情况或将推动相关基金经理加速资金切换港股。
紧抓产品净值《明发彩票购彩大厅》弹性,A股基金产品顶配港股
行情的扩散效应使得港股市场呈现出传统与新兴赛道估值齐升的格局,尤其是港股互联网、AI、医药以及新消费赛道的持续走强,对重仓港股的基金产品的净值弹性构成重大利好。
以市场此前估值定价较低的港股传媒赛道为例,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国联沪港深大消费基金独家重仓的阿里影业在最近四个交易日内涨幅高达63%,这意味着最近四个交易日即可显著拉动这只基金产品的净值表现,截至今年3月末,国联沪港深大消费基金已将该基金高达88%的仓位投入在香港市场,按此仓位投入比例而言,这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产品从产品策略和风格上已可视为纯港股基金。
在互联网平台赛道为例,宏利基金重仓的心动公司今年内涨幅已接近55%,该股自2024年1月以来的累计涨幅已接近3.8倍,这只互联网游戏平台公司为基金经理贡献了丰厚的投资收益。此外,富国基金、华安基金重仓的三生制药仅在最近四个月内的涨幅就达到2.3倍,在极短时间内带动相关基金净值弹性的飙升,易方达基金覆盖的AI互动营销龙头股趣致集团今年内涨幅超过35%,这只原本主营无人售货机的新消费龙头在AI领域玩出新花样,凭借新消费、新营销与AI人工智能的深度跨界融合,趣致集团最近一年内累计涨幅迅速达到2.6倍,为公募基金产品贡献不菲的净值收益。
正是由于港股市场以及港股公司弹性的巨大吸引力,部分管理A股基金产品的明星基金经理也在符合基金合同的基础上,增强A股基金产品的“港股基因”。
比如,长城基金基金经理余欢管理的长城健康消费基金,截至今年3月末持仓港股比例达到44.5%,已逼近该只A股基金产品投资港股的上限,这种顶配策略凸显出基金经理抓住弹性的意图。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基金在最近一个月内的业绩排名迅速蹿升,截至5月25日已排名全部A股基金产品的前三强,而吴远怡业绩排名爆红的背后即是增强重仓股中的港股席位数量。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广发成长领航基金截至今年3月末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股票的席位达到了5只,而在仓位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前四大重仓股席位中,港股股票的席位更是占据四分之三。考虑到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这只A股基金产品最多可将50%的仓位投入到港股上,而目前该基金产品截至今年3月末的港股仓位约为31%,这意味着相关A股基金产品在基金合同层面,仍有较大资金空间增配港股。
港股市场变革机遇多,基金看好新技术、新消费
作为全球科技市场表现最好的港股市场,多位基金经理判断港股市场估值性价比与资金持续流入构成了重大机会,核心主线是挖掘新技术、新模式、新消费以及创新药浪潮下的产业变革机会。
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人士分析认为,近期全球资本的回流影响估值修复的港股资产,从中长期维度仍面临着很高的配置价值,虽然也需要关注海外市场的波动与内需驱动的国内环境之间适时的开展再平衡策略,但考虑到目前国内政策上具备很强的战略定力,港股的白马低估值行业普遍具有很高的左侧布局价值,前期估值消化明显的影视院线、调味发酵品以及非白酒食品等具有不错的操作价值,而备中长期发展逻辑的行业如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新消费则值得持续重视。
余欢管理的长城健康消费基金截至今年3月末持仓港股比例达到44.5%,已逼近该只A股基金产品投资港股的上限。余欢认为,尽管外围环境或仍有挑战,关税对出口的影响或将逐步体现,政策支持力度或将逐步加码,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及快速发展的相关科技制造产业值得关注。综合来说,须密切关注那些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企业进入利润释放期、估值偏低有望重估的港股科技互联网和消费板块。此外,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新消费领域,包括美容护理、宠物食品、新零售以及受益AI技术驱动的子行业接下来都是市场重点挖掘的核心机会。
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基金经理王贵重判断,港股在今年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科技市场,其中有过硬的基本面和较低的估值两部分原因。南下资金成为此轮主力买入的资金来源,而全球的长线资金仍然在观望之中,考虑到大部分公司的业绩和展望稳健向上,呈现了持续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宏观的大主线是“复苏”,科技在AI的催化下叠加了更多非线性增长的可能。此外,2025年也是港股IPO市场的大复苏之年,香港将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募集外资的重要窗口,正在2025年加速兑现,香港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将在我国未来的资本市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角色,今天的香港处在一个转型和过渡期,未来香港股票市场还有很大的投资机会。
责编:罗晓霞
排版:刘珺宇
校对:吕久彪
百万用户都在看
超级空头,突袭!
哈佛大学,突发!
直线拉升!特朗普,突然宣布!
北交所,突然大异动!发生了什么?
最新!特朗普,签了!
突发!下调25个基点,直线跳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责任编辑:王若云
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发布以后,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满 ♈足医疗服务需求方面,有关部门发布了相关通知。明发彩票购彩大厅
以市场化激发发展动能 下好改革创新“先手 ❤棋”
本报记者 海鸣威 【编辑:王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