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小米Q1财报会上对今年空调目标的强调,为今年国补之下激烈的空调价格战又加了一把火。
5月27日晚间,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Q1财报会上表示,米家空调2030年在中国大陆市场要做到数一数二,今年中国大陆公开市场销量目标第三,技术全面对标全球头部品牌。
在空调存量市场,小米要跻身行业前三,就意味着有家电巨头要被挤下牌桌。而早已论资排辈排好江湖座次的空调厂商们,又怎会坐视小米这条鲶鱼壮大而置之不理?已经开打的618大促,就是空调厂商们真刀真枪拼价格抢市场的关键时刻。
渠道战是关键
小米的空调业务增长迅速。
小米财报显示,今年Q1,大家电所在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323亿元,同比增长58.7%,其中,智能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达113.8%,当期空调产品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65%。
但110万台的出货,对于空调市场来说只是小意思。据产业在线数据,今年一季度空调内销规模2735.2万台,同比增长6.2%;出口规模3152.1万台,同比增长24.5%。小米要想跻身行业前三,产能规模显然还得往上冲。
卢伟冰此前曾提出,2025年小米空调的销量目标是突破1000万台,与去年680万台出货相比,它将比去年多出320万台的出货任务。公开资料显示,小米空调此前由长虹、TCL、海信等厂商代工。卢伟冰还在5月27日的财报会上透露,小米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将于今年年内启用。
不过相比于产能增加,小米对渠道特别是线下渠道的覆盖,才是它真正能跻身行业头部的资本。
卢伟冰在财报会上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披露,今年Q1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增超过1000家小米之家,达到约1.6万家,今年还将再继续增加5000家小米之家,“大家不仅仅要看到数量上的变化,更要看到质量变化。小米之家第一是位置变好了,第二个是面积变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客流,意味着店面里面有更多的展区。”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张剑锋认为,小米空调今年会围绕多元资源进行整合,有可能跟其他品牌方合作扩大产能,此外小米空调的渠道基本在线上,在线下目前主要走专卖店这条路,因为它进入传统百货连锁系统的成本太高,又有格力、美的、海尔等老大哥耕耘多年,很难撬动,“渠道战才是关键,对于传统家电渠道,没有几十个点的毛利润率肯定不够。”他对本报记者说。
需要提及的是,雷军此前便已宣布,小米硬件体系的综合税后利润率不超过5%。这个数字显然难以支撑它在庞大的线下渠道全面铺开。
白电巨头谁会下《28彩票平台》桌
空调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
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家用空调行业零售量为5978万套,同比下降1.8%;行业零售规模达2071亿元,同比下滑2.2%。但在这个环境下,小米空调2024年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50%。卢伟冰在5月27日的财报会上也提及,今年Q1,整个空调市场没有什么增长,小米的销售额增长却超过100%。
小米增长源于抢走了其他空调厂商手中的市场份额。但吃掉尾部玩家的份额可能并不难,想从白电巨头们手中分一杯羹却并不容易。
奥维数据还显示,从销售额维度观察,今年4月的线上空调市场,美的、格力、小米分别以约25.5%、24%和14.5%的份额位列前三,但在当期线下市场,格力、美的和小米的差距明显,分别以约33%、29%和0.26%的份额位列1、2和17名。有空调行业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认为,小米立下的空调行业前三目标,更有可能是落地在单品的出货上。
不过小米的迅猛增长已经引起了白电巨头们的警惕。除了格力电器和小米时常“较真”外,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及,刚做了十几万字的小米研究报告,“我们所有的领域小米都进入了,空调、洗衣机全做了。战术上我重视小米,但战略上我并不害怕小米进来。”
618空调价格战打响
难以撬动空调老江湖们长期积攒起来的品牌、生态和用户,价格成为小米空调这条鲶鱼破圈的最趁手工具。“唯一的手段还是价格。”张剑锋也对本报记者说。
从产品均价来看,今年4月,小米空调线上均价为2653元,比格力低了700元左右,比美的低了180元左右,小米空调线下均价为3287元,格力超过5000元,美的则比小米高出1200元左右。
但近年来一直在争夺高端市场的空调巨头们也已经反过味来,开始采用小米的低价策略。
方洪波在今年5月的上述媒体采访中表示,今年美的要改变策略,也要往下走。“我不能坐视小米蚕食这个市场而不反应,我要往下走,拼成本,要跟他们干”。格力也已将旗下的晶弘品牌从冰箱拓展到了空调品类。今年3月,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晶弘现在用于空调,主要是满足于学校、医院、宿舍等大量采购的工程机市场需求。他同时提到目前工程机市场只卷价格这一个指标。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空调价格战,在眼下越来越火热的618大促中也越发明显。而相较小米的单一品牌,传统空调厂商的多品牌作战模式更有利于在比拼低价的同时,保住利润。5月28日,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观察到,同样是1.5匹新一级能效变频冷暖空调,美的旗下华凌空调的价格已经低于1200元,而小米同规格空调国补后的价格为1279元左右,海尔旗下统帅的同规格空调价格为1274元,科龙和TCL都低于1200元,先科则低于1000元。
不过卢伟冰在上述财报会上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从来不担心空调行业价格战,价格战的背后是成本战和效率战,“今年第一季度价格战其实已经打起来了,第二季度进入旺季后价格战更厉害。”他同时表示,未来几年小米大家电还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张剑锋认为,小米的目标会让空调行业格局受到刺激,这里面存在渠道再分配的问题,在市场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小米要往前三挤,想找增量市场很难,势必要瓜分其他厂商手里的份额,今年空调市场会进行激烈的价格战。他同时对本报记者表示,市场竞争最根本的是产业升级和行业健康发展,重点应放在用户上,企业仅有表态是不够的,空调行业应建立起良性的公平竞争机制,价格战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和企业品牌。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