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物价连接着宏观经济和千家万户,是反映供求状况的“晴雨表”、引导资源流向的“风向标”、度量民生冷暖的“温度计”。
总体上看,4月份国内物价数据仍在低位运行,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产生一定下拉影响,但更能反映供求关系的核心CPI涨幅保持稳定,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内在韧性。此外,在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下,国内部分领域价格呈现出积极的变化。
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略有下降,核心CPI涨幅稳定
从环比看,4月份CPI由降转涨,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出行服务回升带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受需求回暖及假日因素共同影响,出行服务价格回升明显。因国际金价变动,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10.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4月份CPI略有下降,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0.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8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旅游出行需求回暖与出行类价格回升对核心CPI价格带来支撑。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促消费政策的加码,对物价有一定支撑作用。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公布了一系列增量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增量降价、稳地产、稳股市、稳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持等,与近期一系列政策形成加力“组合拳”,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对于后续CPI数据的走势,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下一阶段,CPI有望温和回升。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预计,接下来包括财政加力促消费在内的新的增量政策也会很快出台,这将对物价走势带来重要支撑。
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指出,在服务价格稳定运行、国际金价上涨但“以旧换新”支撑减弱的共同影响下,4月核心CPI持平于上月的0.5%,仍处于“0时代”,预计随着国内政策重心转向扩内需、提振消费,核心CPI有望呈现低位回升态势。
PPI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走势
4月份,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4月PPI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二是国内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
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近期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出现迅速下行,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不过,随着我国促消费等宏观政策的加力扩围,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部分行业需求增加,一些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方面是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降幅收窄《新彩网下载》。另一方面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
银河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表示,关税扰动影响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跌,5月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弱势震荡,对PPI的拉动作用减弱;此外,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天气好转生产逐步复工,带动国内需求稳定复苏,有望对PPI带来一定支撑;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有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修复改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责任编辑:韦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