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反映出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与股市稳中有涨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自去年9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等举措先后落地,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逐步扩容,入市长钱稳步增多。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中长期资金举措逐步落地实施,入市堵点、卡点消除,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稳定的长期增量资金。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长期资金增量扩容,一方面将优化资本市场资金结构,降低短期投机交易占比,从而平抑市场波动,增强市场韧性,另一方面,中长期资金战略导向与长期属性能够精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破解企业研发投入的“短期回报困境”,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迁。此外,社保基金、年金基金等资金通过权益投资将居民储蓄转化为资本要素,不仅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更通过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降低实体经济杠杆风险。
中长期资金入市制度逐步完善
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此后,中长期资金入市迎来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围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卡点,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
随后,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入市举措加速落地。从公募基金来看,1月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对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等,引导行业由规模导向转为业绩导向,引导长期投资。5月16日,26家基金公司上报了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
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尤其是ETF。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5月20日,年内全市场ETF新增124只,同比增长113.79%,发行规模967亿元,同比增长164.74%。其中,114只为股票型ETF,同比增长100%,发行规模为738亿元,同比增长132.7%。与此同时,截至5月19日,年内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超过2000亿元。
保险资金入市方面,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目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累计达2220亿元。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此外,4月份,A股出现波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公告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
杨超表示,自《指导意见》及配套实施方案落地以来,监管层通过优化考核机制、放宽投资比例限制、创新金融工具等系统性改革,为长期资金入市扫清了制度障碍。
“目前,政策护航下的资金‘蓄水池’效应已为市场构筑了底线支撑。未来若能与基本面复苏形成共振,A股有望步入‘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通道。”杨超表示。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
后续,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公募基金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在市场人士看来,后期随着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实施,将缓解短期市场波动对机构投资行为干扰,优化市场投资结构,增强投资稳定性。杨超认为,长周期考核机制的落地是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威廉希尔体育VIP登陆》核心抓手,此举有望扭转“短钱长投”的错配问题。
综合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及保险资金等渠道,杨超预计,2025年A股将获约万亿元增量资金注入,这一进程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形成共振,将加速A股从交易型市场向配置型市场转型。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长期资金具备稳定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等优势,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塑造健康良性的资本市场生态。
责任编辑: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