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综合中新社驻外记者报道:新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海外人士、华侨华人、国际媒体等对此高度关注,认为贺词回顾了中国过去一年的发展与成就,展现了中国的活力与信心,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传递了希望。
盘点成就 传递希望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习近平在长约10分钟的贺词中肯定了中国的防疫政策,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提及中共召开二十大、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离世等事件,并盘点了中国在北京冬奥会、神舟载人飞船、中国空间站、军队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传递了希望。过去三年,中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为有效的国家,同时也向国内外展现出应对挑战的强大自信。“这将给因过去三年持续的疫情而苦不堪言的世界带来希望,也将对恢复停滞不前的世界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菲律宾中华研究学会会长陈孟利说,习主席在贺词中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习主席说,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鼓励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令人备受鼓舞。”
凝聚信心 鼓舞前《199.26.100.226皇冠》行
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杨华鸿认为,贺词凝聚了中国成就、中国底气、中国态度、中国信心,既是温暖人心的新年序曲,又是催人奋进的冲锋号角,鼓舞人们砥砺前行。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援引贺词内容指出,2022年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习主席的话激励着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充满信心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德国中国商会总干事长段炜表示,作为中资企业在德国的代表机构,德国中国商会将积极配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平台,进一步服务好中资企业,充分发挥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主动把握国家发展机遇,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提升中德两国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贡献力量。
拥抱世界 创造奇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习近平在发表贺词时指出,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来德已逾十年的柏林工业大学钢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李政博士表示,在这期间,他切身感受到中国与德国的联系更加紧密频繁,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也充当沟通世界的桥梁,为中西方先进技术的研究与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努力,做到‘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四是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普惠金 ☸融是支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应促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统一 ⛼,提升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服务 ❌能力,健全绿色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精准对接绿色经济、绿色产业、 ♍绿色消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需求,系统运用绿色信贷、碳金融 ❣等工具,为绿色环保小微企业及绿色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 ✍持199.26.100.226皇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构建绿色金融标准界定 ⛵体系,明确小微绿色信贷、绿色产业、绿色供应链、绿色农业主体等 ❍认定标准,降低普惠主体绿色行为的识别成本 ,实现对绿色普惠业务 ♍的精准快捷支持。
高盛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由于银行系统存 ⚓在压力,FOMC将在本周的会议上暂停加息 ➣。199.26.100.226皇冠尽管政策制定者已经 ❍采取了积极措施以支撑金融体系,但市场似乎并不完全相信,支持中 小型银行的这些努力是足够的。
本报记者 倪嗣冲 【编辑:高元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