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迎光表示,国际政经形势、中国经济转型、资本市场生态都迎来了全新的阶段。我们需要砥砺前行,开创新局。
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剧,国际经贸斗争持续。贸易战升级,虽然短期出现边际缓和,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导致全球贸易受阻、通胀持续以及需求下滑;同时,金融环境动荡不安,全球股市、债市、汇市、商品市场波动显著;此外,国际合作日益缩减,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盛行,局部冲突频发,这些因素将长期削弱全球经济的复苏韧性与发展潜力。
但同时从积极的方面,我们也看到国际经济贸易多元化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5年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成绩难得可贵,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锚。但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e乐服app》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相信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定会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也会圆满收
邹迎光指出,中国政策彰显出新思路,中国科创迎来了新篇章。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保障民生成为主要政策手段,这些都是新局面下的政策新思路。
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明确指出要加快补齐内需尤其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与稳定锚。更为关键的是,内需刺激的方式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一是重视居民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的财富效应,明确提出稳住股市楼市,改善预期;二是要求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问题,以纾解企业资金流压力,稳定生产经营,提振市场信心;三是要求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居民提升其收入,直接转化为消费力。我们相信,定向帮扶困难企业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手段创新,将会是更为务实和可持续的选择,也会更有力地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创新之外,更为振奋的是中国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人工智能+”成为当前最令人瞩目的创新方向,AI 大模型、具身智能等领域爆款频现,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本轮科技革命中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创新者”的华丽转身。与此同时,量子计算、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未来产业不断取得突破,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也将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而日益凸显。
最后,资本市场生态明显优化,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去年以来,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蹄疾步稳,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发布,系统地重塑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与监管底层逻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资本市场的呵护。
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外部不利影响加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从政策、资金、预期等方面打出了一揽子稳市“组合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释放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信号,各类投资者都坚定信心、积极买入,一大批上市公司采取回购增持等多种方式维护股价稳定。聚势者强,共济者成,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不断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独特韧性。正如吴清主席在5月新闻发布会讲到的,“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除了资本市场信心得到进一步稳固,一个投融资更加协调、投资者保护更加到位的市场生态也正在逐步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回报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上市公司还实施了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均创了历史新高。当前,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此外,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交易等全链条、各环节都进一步提升了监管效能,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不断被严惩,资本市场生态正在不断优化。
邹迎光强调,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和改革举措将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质的飞跃,资本市场的生态也在经历根本性重塑。多重积极因素正在累积,让我们砥砺前进开新局!
中信证券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刻领会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准确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为民情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