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以前能安稳赚个早餐钱的银行理财,到了今年有时候一天亏10元。”
李萍在社交平台感叹,银行理财现在越来越不省心了。不仅收益越来越低,甚至成立以来从未亏损的活期理财,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开始偷偷亏钱。
规模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因其收益率较为稳定被不少人视为存款“平替”。但最近,银行开始把降低盈利预期摆在明面上——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预期收益率参考目标)开始下调。
据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已有上百只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区间集中下调,其中不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低于2%,甚至低于同期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
存款“平替”,怎么了?
收益率都要看齐存款了?
5月以来,包括广银理财、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华夏理财、中银理财等理财公司密集发布公告,超过百只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这直接意味着相关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的下降。
而招银理财的一款活钱管理产品,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为2.35%~3.50%,调整后变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7天通知存款利率”即0.30%,下调幅度非常之大。
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其实是顺应市场利率下行的调整。
上海《必发888登录入口》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解读,理财市场整体的业绩比较基准,可以反映理财产品给客户的收益预期。这种大幅的下降调整,反映了当前银行理财市场收益持续走低的趋势,同时也显示出金融市场整体利率水平的进一步下行。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进一步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银行理财95%以上为固收型产品,这意味着资产配置以存款和信用债为主,其业绩受存款市场、债市影响较大。
存款利率下降,直接导致银行可投资的低风险资产收益降低,降息周期开启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端已经有了明显反应。据法询货币网统计,银行理财现金类产品收益率从2024年初的2.39%降至2025年初的1.6%。
此外,2025年开年以来债券市场一度出现震荡,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也是增强产品市场适应性的表现。据Wind数据,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的2.8%降至2025年5月的2.0%上下,利差空间进一步压缩,这也为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盈利压力。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官宣降准0.5个百分点,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5月20日,LPR如期下降,工、农、中、建、交、邮六大行均官宣下调存款利率,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
持续的降息,意味着下调业绩基准的理财产品也将越来越多。
避险与失衡
收益率下行也直接影响了银行理财的规模。
而穿透规模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市场,结构失衡的情况其实非常突出。《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占总规模的近97%。
对比之下,风险等级跨度更大、收益弹性也更大的其他产品规模较小。其中,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2万亿元、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仅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在曾刚看来,银行理财结构性失衡背后,反映出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较低、避险情绪突出。
但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结构的严重失衡,也带来了盈利方面的“副作用”。尤其是在当下低利率市场环境下,稳健收益与下行利率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这加剧了结构失衡带来的发展矛盾。
曾刚进一步分析,固收类产品占比过高,导致主流银行理财过度依赖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进而导致市场同质化严重。随着央行降准降息,理财收益率进一步承压,部分产品甚至跌破2%,与曾经动辄4%以上收益率的高收益时代形成鲜明对比。
曾几何时,银行理财成为“保本保息”的代名词——灵活、利息高于存款、基本没有风险。然而,随着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保本保息”的预期被彻底打破,监管规定产品收益率需与底层资产实际收益挂钩,投资者必须直面净值波动。
银行理财的“不保本”意味着,哪怕是风险等级较低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也可能会亏损。
比如2022年11月债市剧烈调整导致的“赎回潮”。债市波动引发银行理财市场出现剧震,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也出现大面积亏损,出现“破净潮”(理财产品的单位净值低于其初始发行价格或面值),这导致2022年第四季度理财规模下降超2万亿元。
应对与平衡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应该如何面对收益率下行、资产荒等挑战。
普益标准的报告显示,从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来看,截至2025年4月,全期限理财产品近三个月平均收益率均下行。尤其是3年以上期限理财产品近三个月平均收益率“罕见垫底”,仅跑赢1个月期理财产品近三个月平均收益率。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当前货币类资产和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银行理财获取优质高息资产难度较大,低风险且高收益的优质资产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因此多数固收类产品收益水平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银行等理财机构也在不断寻找破题方法——保守型资金开始流向现金管理类产品和结构性存款,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资金则开始增加对“固收+”策略产品的配置。据Wind数据,4月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占比上升至2.0%,较3月(1.3%)上升0.7个百分点。
“做大含权理财产品是业内共识,银行理财拓宽投资范围不仅有利于寻找收益增长点,更能以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刘思佳表示。
更深层次看,银行理财调整产品结构,不仅有利于增厚产品收益,更能响应监管号召的“长钱长投”。今年以来,监管层推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措施引导“长钱长投”,银行理财资金等在内的增量资金入市进程加快。
银行正在针对理财产品进行产品端和配置端的积极探索。比如宁银理财、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和杭银理财今年以来对A股上市公司的总调研次数均超过100次;中银理财近日公开表示,下阶段将通过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理财产品,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除了加强权益投资,银行理财还从支持科技创新债券的角度支持科技金融。今年5月以来,多家国有行理财公司接连发声,参与首批科创债投资,引导资金流向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等前沿科创领域。
“监管层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鼓励银行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建立健全银行理财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只有通过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银行理财市场才能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曾刚建议。
责任编辑:曹睿潼
苹果公司回应称:“我们从未与任何政府合作,在任何苹果产 ➡品中植入后门,也永远不会。”必发888登录入口
2015年奥巴马任总统时期,众议院议长、共和党老将博纳(John Boehner)就因为共和党内部的政治斗争而辞去议长 ♓一职。
本报记者 李寿 【编辑:宋慈 】